每年6月份,防雷工程便成了氣象部門的一項重點作業。記者采訪中發現,如今防雷安全隱患最大的竟是居民住宅。根據本市氣象部門的統計,島城有九成住宅小區不主動請求防雷設備檢測,而海洋性氣候又極易造成防雷裝置的銹蝕,因此,留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市防雷中間的作業人員提醒說,島城屬于多雷區,因為檢測不及時,每年都有雷擊事件發作,而且造成了人員傷亡?!胺览自O備檢測雖然要收一定費用,但市民應該看到檢測的必要性,不要為省那幾百塊錢而造成大丟失。”
尷尬請求防雷檢測不足10%
6月份,島城正式進入雷雨季節后,雷鳴電閃的情況也會多了起來。每年的6~10月份,也成了雷擊事件的高發期。然而,一個令人感到尷尬的情況是,島城的居民住宅小區越來越多,但認識到雷擊災害的卻寥寥無幾。6月18日,根據市防雷中間的數據,目前主動請求防雷設備檢測的小區能有10% 就很不錯了?!跋噍^于主動上門需求進行防雷檢測的企事業單位,小區居民及物業缺少避雷意識,因此存在的安全隱患更多?!?/P>
市防雷中間檢測科的作業人員告訴記者,“在歷年的防雷大排查中,青島市的住宅小區有九成以上未定時做防雷檢測,有的甚至直接拒絕承受檢測?!弊鳂I人員說,上世紀90年代初期之后建設的小區,都安裝了防直擊雷的裝置,然而在投入使用后卻少有請求年檢的。因此,雷電災害防護裝置是否能正常運轉,是否被銹蝕或開裂,都不得而知?!耙驗槟昃檬藜又藶槠茐?,又未及時做檢測,一些防雷裝置早就起不到應有的防雷作用,安全隱患極大?!?/P>
記者從市防雷中間采訪了解到,根據最新統計的青島雷暴日數,1981~2010年島城年均雷暴日為21.1天,最多一年的雷暴日數高達40余天,屬于雷暴多發地區,按照防雷規范劃定為多雷區。“因為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分布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這些區域存在的海陸風與山谷風互相作用,加強了地上的熱力和動力逼迫,形成了更有利于強對流天氣發作、發展的一系列條件,從而成為閃電相對高密度中間?!笔蟹览字虚g的專家說,每年島城發作的雷擊事件都有上百起,而且也造成了財產丟失和人員傷亡,而造成災害的一大原因,便是不少市民防雷意識的不足,沒有看到防雷設備定時檢測的重要性。
原因物業嫌麻煩想省錢
居民住宅小區為何對防雷檢測如此漠視呢?記者采訪了解到,除了存有僥幸心理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檢測有成本費用。市防雷中間的作業人員告訴記者,防雷檢測是收費項目,規范也經過了山東省物價局的審核。“像住宅樓的話,檢測一個防雷點的收費規范是45元,而實際執行中是有下浮的?!?/P>
作業人員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若是是一棟高層住宅樓,一般上面會有10個檢測點左右,正常的檢測花費需要500塊錢上下?!扒∏∈且驗檫@筆費用,大多數小區沒有提出檢測的請求。”作業人員說,即使實際檢測中收費會適當下浮,但主動檢測防雷設備的住宅樓也少之又少?!跋衲切┪飿I管理的小區,因為牽涉到收費,很多物業都嫌麻煩,所以不會提出請求。而有的居民對收費也不理解,認為建好的樓房都有防雷設備,一般不會遭遇雷擊,抱有僥幸心理。”但實際情況是,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設備會老化,一旦長時間不檢測,遭雷擊后的丟失會非常大。“感應雷的威脅很大,若是住宅樓防雷設備老化,極可能給整棟樓的電器設備帶來沖擊,電視、電腦、冰箱等都有報廢的可能?!?/P>
市防雷中間的作業人員說,針對以往住宅小區開展防雷檢測不到10% 的狀況,今年6月初,市氣象局、市國土資源和房子管理局與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三部門已聯合下發通知,明確需求建立住宅小區定時檢測準則,小區管理單位應當將年度防雷安全檢測作為單位安全作業的重要內容。住宅小區建(構)筑物、供配電、通訊和其他設備的防雷裝置每年檢測一次;小區內易發作火災或者爆炸的危險場所,每半年檢測一次?!皩τ诼鋵嵅坏轿唬斐煞览装踩卮箅[患或者嚴重后果的,將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職責?!?/P>